國際銅價本周再度創(chuàng)下兩年多來新高。截至北京時間10月22日15時,倫敦金屬交易所銅期貨(LME銅)周內最高觸及7034美元/噸,周漲幅超過3%,為2018年6月中旬以來首次站上7000美元/噸;紐約商品交易所銅期貨(COMEX銅)本周以來最高觸及3.218美元/磅,亦為2018年6月中旬以來的新高。
由于廣泛運用于電力、建筑、機械等多個領域,銅被市場看作宏觀經濟的風向標之一,素有“銅博士”之稱。業(yè)內人士表示,短期來看,美國刺激政策預期、美元走勢、智利銅礦運營狀態(tài)等因素都會對銅價造成一定影響。中長期來看,中國工業(yè)經濟復蘇勢頭良好,強勁的銅消費有望持續(xù)支撐銅價。
同時,作為銅主產區(qū)的智利、秘魯?shù)鹊厝允苌钜咔橛绊?,工人罷工事件頻發(fā),市場對銅礦供應的不確定性預期升溫。
智利坎德拉里亞(Candelaria)銅礦宣布從周二(10月20日)開始暫停運營。智利國家銅業(yè)公司(Codelco)的工人在周一走上街頭,抗議該公司在疫情期間的裁員計劃。
“智利存在潛在的銅供應中斷風險,這支持銅價走高。”瑞富公司(Marex Spectron)大宗商品經紀人安娜·斯達布倫(Anna Stablum)表示,“此外,由于美國、歐洲疫情持續(xù)惡化,政府可能會出臺更多的刺激舉措,這有助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中國經濟、工業(yè)活動快速復蘇,國內金屬需求強勁,是近期銅價繼續(xù)上漲的關鍵因素。
“在整體寬松的貨幣環(huán)境下,美元步入下行通道,加上中國需求表現(xiàn)強勁,LME銅可能繼續(xù)上探至2018年高點的7348美元/噸?!?李丹分析稱。
國際銅業(yè)研究組織(ICSG)10月19日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銅需求量將下降9%,但這一下滑勢頭被中國精煉銅表觀消費量的大幅增加所抵消,中國精煉銅凈進口量大幅增加。預計今年全球銅市場將存在5.2萬噸的供應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