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車”充電是永遠躲不過的問題,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是否會在路上因為沒電而拋錨。充電過程中,大家最關心什么?一定會是“充電速度”,“讓充電像加油一樣快”是很多新能源車主追求的點。然而現(xiàn)實的充電速度卻不盡如人意,大家總是會抱怨和質疑:快充怎么充電還是這么慢?是不是充電樁的問題?
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充電速度慢到底是什么原因?
低壓輔助上電:充電樁向電動車提供低壓輔助直流電源,以激活BMS(電池管理系統(tǒng));
充電握手:車端與樁端互相發(fā)送“握手”信息,獲得雙方的充電相關參數(shù);
充電參數(shù)配置:樁端與車端進行包括車端最大充電需求功率、充電樁最大輸出功率等基本參數(shù)的匹配,以確保后續(xù)充電過程中雙方“適配”;
正式充電:電動車內(nèi)置的BMS會向充電樁發(fā)送充電功率需求信息,充電樁會根據(jù)該信息,實時調(diào)整自身輸出的電壓、電流,確保整個充電過程的順利,同時,它們會實時監(jiān)控彼此充電狀態(tài),確保充電安全。
從充電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電動車“快充”的過程,實際是BMS與充電樁信息實時交互,控制充電樁輸出電壓、電流的過程。就好比一個口渴、需要喝水的人,喝多少水,喝水速度的快慢,更多的是取決于該飲水者口渴的程度與喝水的能力。
1、如果我們認真觀察動力電池的充電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電池的充電速度并不是呈線性的,在不同的剩余電量值下,充電速度是不同的。汽車充電的速度快慢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時段,前20%最快,中間20%-80%較快,最后20%會較慢。

在SOC達到50%~60%階段時(不同品牌的車型情況略有不同),電量需求就像坐上了“快樂滑梯”,開始下滑,充電速度也就自然而言地有所放緩。
當SOC達到95%以后,電池電量接近充滿,為了保護電池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充電,此時BMS系統(tǒng)就會進行干預,充電樁將以較低的充電功率進行充電,以保護汽車電池健康,確保充電安全。
2、上述問題導致很多人,都不會等待充滿就開車離開,致使電池滿載使用率下降然后退化。

從整個充電過程來看,不同階段,動力電池所需的充電功率不同,一般來說,SOC在20%-80%之間,充電速度會較快,整體是“由快到慢”的趨勢。


同理,電池老化容量減少,也導致很多人明明開著同一臺車去同一個充電站補電,也會體感到速度大不如前。

電池溫度越低,鋰離子電池的化學活性就會越低,充電速度就會越慢,且難以充滿。經(jīng)過科學測算:一般汽車電池最佳的放電溫度適宜在25度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