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7日訊,行業(yè)分析師表示,特斯拉及其競爭對手的新型電動汽車正在以一種降低銅含量的方式設計效率,隨著下一代電動汽車上路,這些變化可能會限制對銅的需求增長。
在中國增長的帶動下,電動汽車銷量強勁增長,這意味著銅需求將在本十年剩余時間內繼續(xù)增長,但根據最近的兩項預測,電動汽車的創(chuàng)新已成為一個限制因素。
銅一直被視為綠色能源轉型的一部分,部分原因是電動汽車所需的布線。電動汽車可以使用多達80公斤(176磅)的銅,是典型內燃機汽車使用量的四倍。
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高盛表示,電動汽車占去年全球銅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二。
但高盛和咨詢公司CRU Group分別表示,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商已經找到了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的方法,這也意味著每輛車需要更少的銅。
CRU Group將今年至2030年期間電動汽車平均銅使用量的估計下調至51-56公斤。這一數字低于該公司此前預測的同期65-66公斤。
高盛估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平均每輛車的銅量將降至65公斤,而去年的估計為73公斤。
兩人都提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減輕重量和提高效率的工程改革,這些改革將產生削減銅含量的累積效果。
CRU分析師Robert Edwards表示:“這可能是需求方面的第一個裂痕。就潛在的綠色能源需求(對銅)而言,一些預測非常激進?!?/p>
工程上的變化包括轉向更緊湊的電池,電池不必連接到模塊中,在電池中使用更薄的銅箔,以及轉向需要更少布線的更高電壓的系統(tǒng)。
埃隆·馬斯克在5月份告訴投資者,在一個例子中,特斯拉預計,通過在未來的電動汽車中轉向48伏系統(tǒng)的二次電池-用于照明和雨刷等功能的較小電池-將能夠將對銅的需求減少到當前水平的四分之一。
高盛稱,電池領域的創(chuàng)新和向特斯拉等較高電壓系統(tǒng)的潛在轉變,是銅電動汽車需求杠桿的主要威脅。
該公司預計,今年電動汽車的銅需求將達到100萬噸,到2030年將達到280萬噸。此前,該公司預計2030年電動汽車的需求為320萬噸。
然而,電動汽車更高的滲透率正在彌補每個單位銅使用量的減少。
CRU表示,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42%,高于此前預測的三分之一。
CRU的愛德華茲表示,一些看好銅的人可能低估了電動汽車制造商推出限制銅使用的技術的潛力。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基準3個月期銅價格在2022年3月飆升至創(chuàng)紀錄的每噸10845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看漲電動汽車需求的故事,但自那以來已下跌近四分之一。
金田銅業(yè)是銅加工工廠,為新能源汽車領域提供銅帶、銅排、銅棒、銅線、電磁線、磁鋼等原材料支持,是國內外知名的企業(yè),廣受國內外客戶好評,歡迎來電咨詢,聯系電話:0574-87597999。